我集团19级本科生在“中大科技园杯”第十五届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取得优秀成绩
2022年4月3日,由太阳集团tyc138党委学生工作部与太阳集团tyc138国家大学科技园联合主办,共青团太阳集团tyc138委员会承办的“中大科技园杯”第十五届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太阳集团tyc138科技园顺利举行。我集团19级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张豪、汪佳乐、唐阳杰组队,以“基于蜘蛛丝光波导的生物传感器”为题,获得“学术创新赛道”一等奖,指导老师为我集团雷宏香教授。
我集团张豪(左二)、汪佳乐、唐阳杰同学组队获得“学术创新赛道”一等奖。
“中大科技园杯”第十五届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为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校内选拔赛。本届大赛设“学术创新赛道”和“创业赛道”两个赛道,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60余个院系的130个优质项目报名,参赛学生人数近600余人。经过初赛、复赛和总决赛的激烈比拼, 学术创新赛道产生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优胜奖11项。
张豪(队长)项目汇报瞬间
张豪、汪佳乐精彩答辩瞬间
该团队选择具有优良光学性能和生物兼容特性的天然蜘蛛丝作为光波导材料,通过一步拉制法制备了表面光滑、粗细均匀的柔性蜘蛛丝波导(直径约1 mm左右),并在其表面修饰不同形状的金属纳米结构、量子点和染料等功能性纳米材料,借助蜘蛛丝表面的倏逝波去激发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效应,获得了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宽的折射率传感和pH传感,为生物体内实时的细胞探测和精准的胞液理化性质检测提供了新的策略。与传统石英光纤相比,蜘蛛丝具有更高的折射率和优异的生物兼容性、柔韧性以及易实现功能化等优点,拓宽了光波导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范围,推进了生物材料在医用传感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此项目前期曾获批太阳集团tyc138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批准号: 202110558058),结题时获得“优秀”。2021年11月份本团队参加第十一届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获得分赛区二等奖,总决赛三等奖。此外,该项目的部分实验结果在专业期刊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2022, 8 (3):1060-1066上面(https://doi.org/10.1021/acsbiomaterials.1c01565 )发表题目为“Metal-nanostructure-decorated spider silk for highly sensitive refractive index sensing” 的文章,其中本科生汪佳乐、张豪为共同第一作者,雷宏香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这也是继雷宏香教授指导我集团2016级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邹晓彬发表学术论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0, 30 (27): 200208;https://doi.org/10.1002/adfm.202002081 )后的又一个本科生主导参与的科研工作。